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我国已经是一个糖尿病大国,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眼底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糖尿病肾病(DKD) 就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讲一讲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呢?
糖尿病肾病(DKD)是由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病变,该病变可累及整个肾脏( 包括肾小球和肾间质等) ,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 AU) 和( 或)肾小球滤过率( GFR) 进行性下降为重要特征;2 型糖尿病患者DKD的患病率在10% ~ 40%,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糖尿病肾病往往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 但是糖尿病肾病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糖尿病肾病(DKD) 起病缓慢而隐匿,当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就会很快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ESRD)。因此预防糖尿病患者发展成糖尿病肾病非常重要;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预防糖尿病肾病,就必须要识别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 在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两组的对比研究中,糖尿病肾病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而糖尿病肾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 0. 05) 。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均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严格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控制体重均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1、糖尿病病程、HbA1c 是 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由 10% 降至 9% 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要高于 HbA1c 由 7% 降至 6%时的影响;
2、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公认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 < 140 mmHg 的患者, 每年肾功能下降速度为 1% ,而收缩压 > 140 mmHg 的患者,每年肾功能下降速度则为 % ,严格控制高血压能稳定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3、血脂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血脂紊乱可促进蛋白尿的发生和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总胆固醇(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与糖尿病微血管疾病,尤其与糖尿病肾病有独立相关性,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
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的识别既有利于对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评估,又利于制定具体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