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是得了尿毒症吗

  • 作者:创始人

肌酐升高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对整体肾功能也下降。此时,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因此,肌酐升高后,要尽我们可能可以避免出现尿毒症的发生,从一些问题已经开始发生尿毒症的患者的经历看,有三点一定要进行多加注意。

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没有严重的疾病

有些患者虽然前期已经检测出尿蛋白、尿潜血等指标的异常,但是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并不觉得严重,然后也没有主动控制。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判断病情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完全代表病情。例如,膜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程度不一定很严重,但病理因素造成的蛋白质损失很低,导致血液蛋白质减少,水和钠滞留。有的肾友,没有严重的水肿,但有大量的蛋白尿、高脂血症,身体不觉得不舒服,其实病情更严重。

因此,尽早明确异常指标与相关症状的相关性,对疾病的恢复更好。不要以为症状不严重就不会主动控制。对于任何阶段的肾友,发现越早,治疗空间越大,预后越好。

检查不到位耽误病情

常常遇到问题已经患病几年的患者,有些基础的指标也没有做详细进行检查,或者并不是很关注。

有些肾病朋友常说病了很久是半个医生,虽然是开玩笑,但也有点道理。

患者不需要记住所有的指标,一些基本的指标要了解。

忘了肌酐和尿蛋白吧。你还应该记住,尿检包括24小时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值,以及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检查,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

血液中关注的焦点包括尿酸、胱抑素C、血钾、磷、钙,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计数。

每次进行复查都要尽量做对比,自己才能实现真正地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到积极的配合可以治疗。而不是说只关心肌酐怎么降?尿酸怎么降?如果我们大家能每次都观察复查的结果,焦虑问题也就少一半了。

过度治疗过犹不及

治疗肾脏疾病需要系统的控制,而不仅仅是单独的治疗。在任何时候只针对一个目标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和抗感染药物都可能导致过度治疗。病情既不好也不坏,甚至还在恶化。

所以,多用药不一定有效。用药方案要对症,要因事制宜,把好药好方法用在刀刃上。除了指标的变化,防治尿毒症的关键是修复受损的肾功能和保护残存的肾细胞,防治一些并发症。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肾病医生提醒: 患者到医院后发现症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治疗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自己更好地控制疾病。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宗旨,以“实现自我价值、造福大众健康”为己任,决心打造百姓满意、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的现代化诚信医院,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